赵士发 李春晓: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08-21
摘 要:
师生关系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教育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活动的有机统一,关系到人的本质与生成。研究生师生关系应实现从“为我性”的主客体关系向平等对话的主体际关系的转向。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和人学理论逻辑出发,以主体际关系为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才得以生成和发展。在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要坚持理性求真的学术精神,以人格平等、教学相长、沟通共情的交往原则,建立平等沟通的对话平台和学术共同体,践行和发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关键词:
研究生;师生关系;社会交往理论;立德树人;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核心的人际关系。不同阶段的师生关系具有不同的特性,以导师制为基础的研究生师生关系相对于其他师生关系更为复杂和密切。当今,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使大学学术精神与市场经济规则并行不悖,构建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的师生关系关乎国家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育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本文拟以马克思的生产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和人学理论为指导,揭示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本质,分析现实语境中以“项目育人”为基础的研究生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明构建理想师生关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一、构建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来看,师生关系并非纯粹“为我性”的主客体关系。随着以主体为中心的主体性哲学的凸显,建立现代师生关系必须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突出人本质的自我生成。无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学记》中讲到:“教学相长也。”在研究生教育中,由于导师和研究生本身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以及研究能力已达到一定高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体现为教学相长的关系。同时,由于导师在人生阅历、学术能力和资源占有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以导师制为根据,导师对研究生能够参与课题的程度、论文评审、学位授予等起着关键作用,这种权力的不平等往往导致研究生师生关系由主体间关系变为主客体关系。以主客体关系为逻辑出发点的教育哲学内蕴着复杂而难以解决的矛盾。对师生主体来说,其以自身的思维而非实践去追寻其他主体的存在,进而构建出师生之间复杂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克服了传统主体中心论的局限,从实践出发揭示教育中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研究生师生关系应实现从“为我性”的主客体关系向平等对话的主体际关系的转向。
师生关系是实践的即以教育活动为基础的关系。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马克思讲过三种生产,一是物质生产,二是精神生产,三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是社会后两种生产的基础,它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智能化的可复制的大批量的生产活动。教育实践主要是精神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是最“以人为本”的生产活动。作为人类自身的生产,它生产人本身,也生产社会关系。与物质生产不同,教育实践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不能抹杀人的个性,人才培养不能够批量复制。精神生产以人的精神需求为目标,是关于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存实践意识的生产,其是人们存在状态的直观,表现为“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二是随着真正分工出现而产生的“有意识的精神生产”。在此,精神生产从物质生产中真正分离出来,人们摆脱繁重的物质生产及自然因果律的束缚,意识具有了真正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其“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意识的独立性意味着人能够意识到‘我’的存在,将对象化视为非对象化,“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劳动的结果”,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真正的分化和统一。在此意义上,人对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进行全面占有,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精神生产活动。其中,师生关系是“感性的关系存在”,一方面师生双方是感性的存在者,另一方面其交往过程又展现为精神的交往过程。在这里必须指出,不是由于先验存在的意识导致了师生交往关系的产生。意识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社会中的人而存在,其从本质上是感性的、实践的、社会性的存在。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言语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核心媒介。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观念、想象之中,其必然以感性的物质符号形式而出现。马克思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不仅是交往的工具,其实际上是人类存在的表现形式,借助语言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师生双方以言说的方式使自身的内在意识得以显现,不仅反观规范和引导自身,同时以“理解、认同、选择、反思”等交流形式使自身得以塑造,进而实现人本质的自我生成。研究生和导师双方是否能够形成平等对话的主体际关系是形成、提高和发挥各自主体性的关键。
二、现实语境中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及其问题
从“项目育人”出发,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不仅是“现代传授式和控制式逻辑衍生的教学关系”,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互惠式关系。师生关系的经济属性普遍化并不意味着师生关系异化为商品经济关系。马克思指出:“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它们揭示出来。”这种异化、外在化的关系使得“巨大的物的权利”不再归为人所有,反而成为人的对立面。物的关系不只是对物质条件的理性抽象,更重要的是交换关系中的“真实抽象”,存在的实际的社会活动的扭曲反映。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和人学理论逻辑出发,研究生师生的主体际关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得以界定:
以社会交往理论逻辑为出发点,把握师生主体际关系的本质。在现代社会中,价值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个人在复杂的社会交换逻辑形式中获得自身的权利,以满足其需要,这是塑造主体所必须经历的环节。一个人从“自然人”(并不存在完全的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或融入社会结构的过程,社会结构实际上是有系统组织化的规则和资源共同构成的。人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其中内在包含的规则和资源。在经济逻辑和行政逻辑交织影响下,以项目制管理为基础,研究生师生关系不仅表现为传授知识的教学关系,同时也表现互惠的学术共同体关系。“通过项目的选择和立项、论证和评估、执行和监察,总结与评估的全过程跟踪和管理,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资金效益目标的实现。”在项目制框架的运转下,高等教育制度的治理模式发生转变。这不仅是国家对于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的支持,更体现了国家行政逻辑与组织下教育主体的策略互动。一方面,以项目扶持为基础实现高等教育绩效合法性,通过国家治理方式实现国家逻辑的理论与规则渗透进入高等教育之中。同时,以此为前提,高等教育组织与个人通过项目参与获得体制的认可和支持。“教育以某种绝对的参照物—预先规定的标准化的‘完人’常模,作为中心和出发点”。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高等院校项目治理背景下,以项目制驱动的科研项目团队式协作攻关,使当今科研活动呈现出分工化和合作化趋势。导师责任制明确了导师的责任和权力,同时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研究生参与到导师主持的项目课题之中,在导师集中精力攻克核心理论与技术时,研究生承担部分工作,进而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实现师生之间学术合作创新,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
通过对自我的理解,将个体限于自身的位置上进而定义自身,在师生社会交往的结构中来认识自身。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在交往实践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老师和学生的权利处于制约之中。这种约束作用构成了两者之间的秩序,即老师和学生之间社会交往的结构,其表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展现了师生之间多维性的复杂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在自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制度,顺利完成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导师而言,按时保质地完成其职务所要求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研究生而言,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实现自我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其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在其中通过固定化程序来对主体进行定义和描述,进而将主体收入其中。只有人认识到所有的规训和规定都是针对其自身而言,并完全适合于他,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得以产生。在此意义上,基于自我的身份认同,研究生师生关系以互利为基础而得以形成。
从交往关系出发,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得以生成和发展。导师和研究生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并不是因为既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将其塑造。以秩序为依托的价值和规范并不是独立与人的存在,其不具有他律性和神圣性。相反,社会角色是人自身行动的产物。作为社会自我,其是个体被重塑为主体的结果,进而决定着个体的思想、信仰和价值。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是交往行为的主体。在多极主体的交往结构中,人作为主体,在创造交往结构的同时受到结构的整合。在此意义上,主体一方面是交往活动的发起者和操作者,另一方面交往活动的结构并不是主观决定的结果,而展现为多极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在交往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得以生成和发挥,体现在人能动地创造、调整和变革交往关系的过程,进而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研究生师生的交往必须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心智,养成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为目标。通过对学生的单独指导,导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培育和监督,鼓励学生在自我指导下发展独立思考和分析批判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使大学学术精神与市场经济规则并行不悖,把握师生关系的本质,以此为明确并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自由平等的合作模式,追求学术能力和个人价值的共同提升,形成合作研究且利益相关的学术共同体。
三、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研究生师生之间的交往应以尊重为前提,融入自由、平等的观念,发展学生个人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这种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并使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自信中发挥这种能力。在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师生关系的内涵体认,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理性求真的学术精神,建立研究生师生学术共同体。在科研活动中,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不存在强制性的权威力量,没有地位上的差异,一切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对于导师来说,研究生参加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之中,在科研活动中获得得力助手,减轻科研压力。同时,研究生也在科研活动中使自身的科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功能,在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必须将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克服多年以来传统单一模式转向应用型人才研究培养模式。将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培养出学术型人才、研究型人才,还要培养出适合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经济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
在研究生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沟通的对话平台。教育就是交流和对话的过程,理想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师生之间基础性的交互关系,其核心在于通过构成性价值的引导,个人与他人以“理解、认同、选择、反思”等交流形式使自身得以塑造,进而实现精神的自我创造。相互理解建立在主体双方的言语交流过程之中,在其中,理解是交往行为的中介和目的。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体现为主体双方沟通、认同、理解以及共享的过程。通过选择可理解的表达,师生双方以言说的方式使自身被对方所理解。言语是交往过程的核心媒介,以共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以及交流方式为前提,师生之间不再是言语主体和客体听众,而是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言语从根本上来说是与他人达成一致认同的社会行为。通过言语,师生双方得以自我生成,研究生师生关系展现为平等对话的主体际关系。
在师生交往中,坚持人格平等、互惠相长、沟通共情的原则。首先,作为主体际关系,师生关系体现为人格上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然而师生之间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本质中心的消解。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导师的指导地位是前提性的存在,其体现了教师的本质属性。师生的平等性和指导性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其次,师生关系以共识作为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前提,同时共识必须产生于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师生交往的核心在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师生的交往关系体现为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相互激发的过程。而主体际关系并不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单向且异质的关系。交互性意味着主体之间是同质且双向互动的。主体的发展过程展现为与其他主体“共在”的交互关系中生成的结果。师生双方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原先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情感体认。在此意义上,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学术的指导过程,更体现在外在知识、意见中内在的情感智慧之中,将德育与才育相结合,以人格陶冶、学术志趣为追求,构建理想师生关系。
四、构建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构建理想师生关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从人的“现实性生成”出发,通过自由自觉的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师德师风建设及研究生师生关系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理想师生关系,实现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本质回归。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构建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人的社会生成出发,批判旧唯物主义教育观,以哲学角度阐释教育和实践的关系,“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要对人进行教育和改造必须首先改造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人在现实的对象化活动中才能得以生成和发展。同时教育活动就是感性的革命实践活动,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得以生成和塑造,其发展能力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讲道:“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革命的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作为精神生产,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以知识和真理的生产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精神交往活动,个人的主体性得以生成和发展。在此意义上,教育实践活动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进而实现人对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不仅导师的思想境界、道德素养、理想信念以及个人魅力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对研究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个人品格的塑造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研究生导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界定:“爱国守业、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在理想的研究生师生关系中,导师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以渊博的学识传播知识、价值和信念,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及自我实现的能力。同时,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优秀的道德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以成人”。师风师德建设除了重视教师的个人修养之外,还要建立师风师德管理和监督体制。“要将高校师德考核指标量化,形成一个整体的考核、评议、优胜劣汰的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师德自我评价系统,使教师行为不断得到校正,调动师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学、科研及管理的全部过程。
完善研究生师生关系管理制度是构建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方法。师生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完善管理制度要加强对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监督管理。建立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准则,完善法律法规,为师生双方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提供制度支撑;建立研究生师生关系协调治理机制,从高校治理出发,落实对师生关系的监督,及时掌握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预防为主、惩处为辅”,有效调节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关系考核指标,明确师生双方的角色定位、权利界限和责任,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双方的权益。同时,建立有效的机制,有力保障制度的落实及反馈。从现实的实践出发,建立相关实践机制,系统而全面地落实相关法规和制度。
五、新时代语境下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作为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研究生教育关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新时代语境下,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理想师生关系关乎国家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育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产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产业。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Ⅰ,以学科为中心,具有稳定且封闭的体系,是一种“象牙塔式”的知识生产模式。作为新的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生产模式Ⅱ以实际问题导向取代单一的理论研究,不受学科的限制,以综合性知识去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其特点具体表现为知识生产与社会应用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知识生产情景与参与者多样化,知识生产更有灵活性和迅速性。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使得学术研究资源与社会经济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学成为高资本密集型场所。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教育模式从“为学术而学术”转向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活动。理想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在平等、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开展学术创新性工作。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研究生在实践中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成果。
二、构建理想师生关系关乎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领域带来的新机遇及挑战。在网络信息时代,师生之间的角色界限不再明显,师生双方的沟通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阶层式传递,展现出更具灵活性与及时性的双向沟通渠道。同时,网络提供的开放言论表达平台和公共话语空间,降低了信息分享和意见表达门槛,使得每个学生成为信息源。通过匿名意见表达等渠道,以多向互动交流取代教育信息自上而下传播的交流方式。信息主体的“去中心化”导致教育过程中绝对话语主体以及绝对话语权的消失,进而产生价值多元化的导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得到空前强化。然而,虚拟信息传播效应往往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其表现为群体中的意见倾向随着群体意见的相互作用而得以加强,甚至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出现网络暴力和非理性的冲动行为。在此基础上,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师生双方在主体际关系中,实现高效和沟通和互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互动及情感联系。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师生沟通的内在驱动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情感机制促进公共理性的引导性作用,从信息的接收者转变为话语的制造者和意见的传播者,师生关系体现为一种对话关系。在理想的研究生师生关系中,老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话语表达权利得到尊重,其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师生双方在平等的对话机制中彼此理解,促进共同发展。
三、构建理想师生关系关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践行和发展。在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引导教育工作者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指出:“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这既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又践行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理想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学术的指导过程,更体现为导师以人格魅力教育人、以道德品质打动人的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师生交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实习实验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自由探索学术的共同体中,将德育与才育相结合,以人格陶冶、学术志趣为追求,形成“知情意”相统一的交往关系。在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正确认识到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协同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 赵士发,必赢766net手机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哲学。李春晓,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