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历史系黄保罗教授应邀来必赢766net手机版讲学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9-23

本网讯(通讯员韦国强)9月21日下午,上海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保罗在振华楼B214报告厅做了题为“马丁路德的现代性与当代性”的讲座。讲座由外国哲学教研室王咏诗老师主持。

黄保罗教授指出,尽管路德在德语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但是对于路德思想的系统研究却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要到1883年《路德文集》的编纂才正式开始。

在过去,路德研究的权威往往是德国学者。上世纪20年代之后,北欧诸国的学者也开始加入路德研究的行列。到70年代,他们提出了一种解读路德思想的根本问题的新方式,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德国路德宗学者的既定解读。发展并推动这种新解读的代表人物是曼多玛 (Tuomo Mannermaa) 。黄教授选取了曼多玛文集的一篇名为《路德为什么如此的迷人》的报告来介绍他的主要观点。

曼多玛认为,路德关于基督的“临在于信”中的思想,在路德神学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并且可能形成了路德宗与东正教对话的一个基础。这里所说的“信”并不是指一个基督徒起来去信这样一种动作。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信,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而是因为上帝拣选了他。上帝先把信心赐给了他,他才能够信。而基督就“临在”于信之中,同时也“临在”于基督徒之中。更准确地说,“因信称义”的义和基督的“临在”其实是相同的。

为了更精确的界定基督“临在”的意义,我们需要确定这个概念的哲学预设。根据传统的实质主义的认识论,人类的理解来源于可理解的认知形式,它们通过感官而进入到智力之中。已知之事物本身的存在临在于智者之中。托马斯阿奎那表示,知道和所被知道者是相同的。

无论路德对于唯名主义的立场如何,至少在他的神学上,他自始至终明显的遵循着这个古典的认识论。在加拉太书的评注中,路德说基督不仅是信的对象,而且他自己就在信之中。通过对基督的信,上帝的义就变成了我们的义,他的一切,甚至他本身都变成我们的。凡是信基督的人,就都拥抱基督,并与基督成为一体,与他一起拥有同样的义。这是路德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通过信,人不仅相信耶稣,而且他就拥有了耶稣。路德通过哲学的类比方式教导说,与上帝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存在的共同体。

何谓“拥有了基督”?上帝的本质与他所给予的神圣特性本质上是相同的。在终极意义上,他所给予的就是他自己。他被称为上帝的名字。诸如道、公义、真理、智慧、爱、良善等等,这些既是上帝的特点,又是上帝的工作,又是上帝。当上帝把上帝的本质性特性赐给信徒的时候,上帝也就把自身都给了信徒。而对一个严格的基督徒而言,在明了了这一切之后,人生的真正目的就变成了唯一的一个:成神。

在介绍完“临在”这个母题以后,黄教授转而开始探讨路德思想的另外一些重要概念“分享”和“爱”。“分享”这一概念,对一个人理解路德的神学的各种主张来说是根本性的。信表示分享存在,分享上帝的特性。而基督徒在他的信里所分享的特性之一就是爱。根据信,我们从上帝那里接过良善。通过爱,我们从下面把我们分给我们的邻舍。我们必须一再的通过爱,用好行为来对我们的邻舍发出帮助,就像基督道成肉身,成为人来帮助我们所有人一样。

在路德看来,一个基督徒不是住在他自己的里面,而是住在基督和他的邻舍里面,否则的话他就不是一个基督徒。他通过“信”住在基督里,通过“爱”住在他的邻舍里。通过信,他得以超越他自己。通过爱,他下降到他自己的下面,进入到他的邻舍里。在路德那里,分享基督及其神圣特性的思想就是他的所谓改革见解的内容,而且也是他批评经验主义神学的基础。

最后黄教授总结道,即便在现当代语境,马丁路德仍是迷人的。其迷人处在于:一,作为研究对象的路德之人格和生活是迷人的;二,路德之非系统著作背后潜伏着系统性的结构;三,路德超越宗派地属于古老传统和近现代潮流;四,路德是改革家却代表着正统;五,路德与当代的相关性在于其理论,即绝对真理以恩宠和礼物的方式接近并把他自己赐给人类。以上这五点到今天仍启迪着人们的思考。

在互动环节中,黄保罗教授就在场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黄保罗教授的讲座使必赢766net手机版师生受益匪浅,并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