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27日】首届“中国哲学行动视野”系列研讨会:古典中国的仪式知识与行动训练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8-24
首届“中国哲学行动视野”研讨会议程
8月26日(周六)上午
9:00—9:30 | 开幕致辞: 李佃来(必赢766net手机版院长) 刘 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 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 主持人:李 巍(武汉大学) | |
9:30—9:40 | 与会学者合影 | |
9:40—11:40
| 主旨发言 (每人发言20分钟,讨论20分钟) 主持人:余来明(武汉大学) | |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 | 行动与规范 | |
吴根友 武汉大学 | 作为方法的子学 | |
杨 华 武汉大学 | 近30年来礼学研究的进展和问题 | |
陈 赟 华东师范大学 | 事与道:面向生活实践的经史之学 | |
刘 丰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 思想与制度之间的礼学研究 |
8月26日(周六)下午
14:30—15:30 | 学者论坛一(每人发言10分钟,讨论10分钟) 主持人:涂文迁(武汉大学) | |
朱 承 华东师范大学 | 阳明心学与礼教精神 | |
匡 钊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 庖人与匠人——先秦社会治理的视角转换 | |
苟东锋 华东师范大学 | 君子言之必可行也:略析孔子的言行思想 | |
李健君 武汉大学 | 《周易》哲学视域中的人的行动 | |
盛 宁 上海大学 | 论儒家饮食观念的伦理意蕴——以《论语》为中心 | |
15:30—15:40 | 休 息 | |
15:40—16:40 | 学者论坛二(每人发言10分钟,讨论10分钟) 主持人:陈声柏(兰州大学) | |
刘梁剑 华东师范大学 | 爱“其”亲为什么重要:从“二本”故事看说礼与说理 | |
王 正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 越女论剑与手战之道 | |
孙 伟 北京社科院哲学所 | “礼”“义”之间——荀子实践哲学的双重面向 | |
袁晓晶 上海大学 | 军舞仪式及中国早期的战争伦理 | |
任慧峰 武汉大学 |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黄以周对礼仪的思考与实践 | |
16:40—16:50 | 休 息 | |
16:50—18:00 | 学者论坛三(每人发言10分钟,讨论10分钟) 主持人:王 正(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 |
储昭华 武汉大学 | 解蔽之蔽:荀子解蔽方法论的多重旨向与效应 | |
黎汉基 中山大学 | “不敢”与“不得”——从《穀梁》看早期中国的忧患意识 | |
廖晓炜 华中科技大学 | 孟子心论新探 | |
胡海忠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 魏晋思想中的礼乐问题 | |
黄燕强 暨南大学 | 故事中的哲学——《庄子》孔老关系的再考察 | |
王林伟 武汉大学 | 镇之以无名之朴:论道家消弭意志之意志 |
8月27日(周日)上午
9:00—10:00 | 学者论坛四(每人发言10分钟,讨论10分钟) 主持人:孙劲松(武汉大学) | |
周海春 湖北大学 | 以行动观吉凶——《国语》所载单襄公的行动哲学 | |
曾海龙 上海大学 | 从“李约瑟难题”看中国古典中自然与政教观念的特性 | |
陈之斌 湖南大学 | 从语言表达到非语言表达:走向一种厚实的道言关系 | |
沈 庭 武汉大学 | 行脚:一种中国佛教的行动理论 | |
郑博思 清华大学 | “忠”能否作为臣的行动规范?——战国诸子对“忠”德的反思 | |
10:00—10:10 | 休 息 | |
10:10—11:10 | 学者论坛五(每人发言10分钟,讨论10分钟) 主持人:苟东锋(华东师范大学) | |
姚才刚 湖北大学 | 明儒唐伯元的“崇礼”说 | |
肖 航 武汉大学 | 朱舜水礼学实践及启示 | |
张新国 南昌大学 | 行动即观念——王阳明哲学的“未发已发”论 | |
刘 沁 武汉大学 | 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实践之维 | |
范云飞 武汉大学 | 吉凶之际:中国古代即位礼再思 | |
11:10—11:20 | 休 息 | |
11:20—12:10 | 学者论坛六(每人发言10分钟,讨论10分钟) 主持人:袁晓晶(上海大学) | |
傅 正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 戴震“礼的哲学”之探原——兼论戴震“启蒙家”形象的近代建构 | |
王 博 华中科技大学 | 明清之际知行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
马晓见 武汉大学 | 试探魏源经世学的知行关系 | |
吕 威 武汉理工大学 | 论康有为对霸道政治的诠释与改造 |
8月27日(周日)下午
14:30—15:30 | 研究生论坛一(每人发言8分钟,教师点评和讨论20分钟) 点评人:肖 航(武汉大学)、胡海忠(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盛 宁(上海大学) | |
梁 山 华东师范大学 | 墨子的“天下之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 |
周衿瑶 武汉大学 | 先秦哲学中“梦”的三种叙事及其可能的诠释向度 | |
李美婷 华中科技大学 | 试论孟子“心悦理义”思想 | |
吴国梁 华东师范大学 | 《庄子·大宗师》的三重礼论 | |
高金鹏 武汉大学 | 中国哲学的史学叙事——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子论争为考察点 | |
15:30—15:40 | 休 息 | |
15:40—16:50 | 研究生论坛二(每人发言8分钟,教师点评和讨论20分钟) 点评人:曾海龙(上海大学)、肖 雄(湖北大学)、刘 沁(武汉大学) | |
陈世明 武汉大学 | 党争视域下《程氏易传》君臣之道的思想探析 | |
皮昊宇 华中科技大学 | 知—情—行:朱子知行结构中被忽视的情感要素 | |
戴雨欣 华东师范大学 | 茶礼实践与身心修炼 | |
刘思源 武汉大学 | 意志软弱与王阳明哲学中的“气” | |
魏思远 武汉大学 | 人的有限性——刘宗周论恶之来源 | |
杨超逸 华东师范大学 | 王船山论勇德与人道的能然之维 | |
16:50—17:00 | 休 息 | |
17:00—17:20 | 闭幕式 学术总结:匡 钊(学者论坛)、肖 航(研究生论坛) 闭幕致辞:朱 承(华东师范大学)、李 巍(武汉大学) 主持人:廖璨璨(武汉大学) |